据了解,上海农商银行在2011年4、5月份给赛维苏州公司提供了1亿元的授信,贷款期限为1年半左右。在贷款到期后,银行内部根据对赛维的情况判断,提出收贷,贷款逾期便一纸诉状将赛维诉至法院。有分析人士称,此次事件极有可能鼓舞其他中小银行通过法律向光伏产业追讨欠款。就在国内银行纷纷收紧银根的背景下,外资行给贫血的光伏企业带来了希望。
近期,阿特斯太阳能(CSIQ)获得德意志银行1.39亿美元融资协议,而早在7月份,亚洲开发银行就援助总投资84万美元的青海可再生能源(光伏)发展项目.不过,尽管外资银行不断介入中国光伏产业,但并不能光伏业下滑的趋势,几大光伏巨头仍是亏字当头。11月21日,晶科能源(JKS)公布三季报显示,公司净亏损5480万元人民币,晶澳太阳能(JASO)三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毛亏损9660万元人民币(1540万美元),英利绿色能源(YGE)三季度营收22.37亿元人民币(3.559亿美元),净亏损9.59亿元人民币(1.526亿美元)。业内人士表示,要缓解光伏企业目前的困境,还需要看和银行的政策和落实力度,而企业也好练好内功,做好产品。